2021年,益陽市上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持續顯現。生產需求持續改善,民生保障持續發力,積極因素逐步顯現,全市經濟保持穩步發展態勢,為確!笆奈濉遍_好局打下了較好的基礎。
一、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高。2021年,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)2019.27億元,突破2000億大關,按不變價計算,比上年增長8.3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6個百分點。其中,一產業增加值324.35億元,增長9.1%;二產業增加值893.33億元,增長8.3%;三產業增加值801.59億元,增長8.0%。
二、農業供給保障扎實有力。2021年,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07.53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0%。全市糧食總產量為236.24萬噸,比上年增長2.9%。全市生豬出欄398.23萬頭,增長35.4%;蔬菜總產量490.11萬噸,增長4.1%;水產品總產量44.35萬噸,增長2.3%。
三、工業經濟不斷持續發展。2021年,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.7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.3個百分點。其中:九大支柱行業增長11.9%,醫藥、電力、食品、裝備制造和竹木加工業增速均超兩位數;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10.2%;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.8%。
四、投資結構調整持續優化。2021年,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9.0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。其中,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6.4%,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5.9%,制造業投資增長10.3%,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0.2%。
五、消費市場活力保持穩定。2021年,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9.32億元,比上年增長15.4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。分區域看,城鎮、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比上年增長15.1%、16.3%,農村增速高于城鎮1.2個百分點;分行業看,批發、零售、住宿、餐飲業零售額分別增長8.4%、14.3%、11.1%、24.7%。
六、財政收入持續穩步增加。2021年,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2.87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5%。其中,完成地方收入90.60億元,增長16.3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.3個百分點;完成稅收收入122.06億元,增長8.8%。
七、居民收入不斷保持增長。2021年,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45元,比上年增長8.9%,增速與全省平均水平持平。其中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42元,增長7.7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1個百分點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1元,增長10.2%,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.1個百分點。
八、金融運行基本保持穩健。年末,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552.16億元,比年初增加258.69億元,比年初增長11.3%。本外幣貸款余額1820.50億元,比年初增加280.97億元,比年初增長18.3%。金融機構存貸比達71.3%,比上年提升4.2個百分點。
2021年,全市經濟持續穩定恢復,經濟發展的均衡性、協調性、持續性明顯增強,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足、勢頭更強、成色更好。但也要看到,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仍然錯綜復雜,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,疫情防控存在不確定性。2022年,全市上下應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、省委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堅持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,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構建新發展格局,大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,確保經濟運行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奮力打造創新益陽、開放益陽、富饒益陽,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。
(出處:益陽市統計局)